「脈輪」到底是什麼?用最簡單的話解釋給你聽

脈輪是什麼?

脈輪「Chakra」是梵文 चक्र,原意為「輪」、「圓」或「轉動之輪」。

脈輪的概念源自於《Shat Chakra Nirupana》和《Hatha Yoga Pradipika》等印度經典。

在文獻中,chakra 指的是身體中氣(prāṇa)流動的能量中樞,特別是匯聚於脊柱一線(Suṣumnā nāḍī)上的交會點。

雖然現代多以『七脈輪系統』為主,但在印度不同流派與經典中,脈輪的數量與位置並非絕對,也有六輪、十輪甚至更多匯聚點的說法。

這些脈輪不是物質上真實的存在,而是意識層次的存在,每一輪代表一種不同層次的存在方式與自我認知。

修行的目的是什麼?

修行脈輪不是為了「開啟」或「加強」某些神通與能力,而是為了幫助修行者「通過」並「超越」自身的困難

我們每個人身體裡,都有一股「潛在生命能量」,印度傳統瑜伽把它叫做「Kundalinī」,就像一條蜷縮在脊椎底部的蛇。

脈輪修行,就是一步一步讓這股能量「醒來」,從身體最底部,一路往上走。

它走的路線,叫做「中脈」——就像身體裡的意識高速公路。

當這股能量一路穿越中脈上的脈輪,最終到達頭頂,我們會進入一種非常寧靜、清明、沒有執著的狀態,古人叫它「三摩地」(Samādhi)。

這時候,你不再覺得「我一定要變得怎樣才有價值」;你不會再被情緒牽著跑,也不再被過去或未來拉扯。

你會感受到:自己跟整個宇宙,其實本來就是一體的。

這就是所謂的「解脫」:解脫從生到死、從欲望到恐懼、從執著到煩惱的輪迴迴圈。

一旦真正覺醒,你不再被「我」這個幻象所驅動,自然就不再造新業,也就超脫輪迴。

標籤

購物車0
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
繼續購物
0